• slider image 62
:::
海運新聞討論版

馬士基挑起新一輪「軍備競賽」

eMule
2013-07-22 20:03 #
日前,馬士基航運訂造的首艘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馬士基邁克-凱尼穆勒」號在世界第一大港中國上海港舉行首航儀式。馬士基航運透露,預計到今年底該公司將有5艘這樣的1.8萬標箱3E級船舶投放市場,並預計至2015年馬士基早先訂立的所有20艘3E級船舶將全部投放亞太市場的AE10航線(亞洲-北歐航線)。

有業內人士擔憂,巨大船舶的投放會進一步造成運力的過剩,尤其給本來就吃不飽的國內航運企業帶來巨大衝擊。

不久前,中海集運與阿拉伯航運同樣各自訂立5艘1.8萬TEU的集裝箱大船,集運市場尤其是亞歐航線大船化漸成趨勢,新一輪「軍備競賽」或將逐漸顯現。

3E級巨輪首秀上海港

7月19日,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船——馬士基航運首艘1.8萬TEU的3E級集裝箱船「馬士基?邁克-凱尼?穆勒」號首次亮相上海。

資料顯示,該3E級船舶長400米,寬59米,由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製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船舶。

「與目前馬士基擁有最大的集裝箱E級船舶相比,3E級船舶雖然在長度上多4米,在寬度上多3米,但容量要增加了16%,約可以多承載2500個標準箱」,馬士基航運中國區相關人士日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儘管體積龐大,3E級船舶的燃油消耗並不高,其所增加的運力使其得以用能源效率最高、碳排放量最少的方式運輸盡可能多的集裝箱。」

該人士進一步透露,截至今年年底,馬士基將有5艘3E級船舶投放市場,而到2015年共計訂購的20艘將全部投放於亞歐航線的AE10航線,其中承擔亞洲與歐洲十多個港口間的貨物運輸任務,就中國目前而言,覆蓋上海、寧波、鹽田和香港四個港口。

不過,對於亞歐航線上,馬士基航運將有20艘1.8萬TEU如此巨大的運力投入,業界擔憂將帶來運力過剩與壟斷。

「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海運業務持續低迷,馬士基航運將採取措施減少運力,保證船隊規模與市場增長保持一致」,馬士基航運華東(中)區總裁吳岱瑋 (DavidWilliams)告訴記者,逐步投放的3E級船不會帶來運力過剩,馬士基會根據市場情況撤出同等規模的運力,而這些被撤出的船舶將被投放到另外的航線上,依次對船舶進行替換,這個過程被稱之為「逐級更替」。

「大船化」漸成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瞭解到,馬士基首艘1.8萬TEU的計劃裝載量為1.4萬TEU,僅為70%左右。有業內人士質疑巨輪首航即沒有裝滿,是否在貨量需求上面臨巨大的挑戰,且令此前宣稱的規模效應大打折扣。

「在全面投入3E級船舶之前,希望能夠保持每週的運力穩定,不希望因為部分3E級船舶的投入而導致每週的運力有較大的起伏」,吳岱瑋解釋稱,「投放3E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儘管現在只有70%的船舶配置率,我們還是可以享受到其高效的能源效率和非常好的環保表現以及非常大的經濟效益。當3E級船舶投放形成一個完整的航線服務的時候,會進一步利用其的規模經濟效益。」

馬士基航運中國區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進一步表示稱,70%的配置率正是表示馬士基推出3E級船舶並不會給市場上的運力帶來顯著增加,今年2月份已經退出了AE9航線的運行,並且在逐級替換TP7航線上的船舶,預計今年底每週運力會比2013年1月的時候還要少。

今年上半年,中海集運和阿拉伯航運也以非常低的價格各自簽訂了5艘1.8萬TEU的集裝箱船,雙方並達成了亞歐航線聯營協議。有航運業人士擔憂,隨著馬士基航運與中海集運等航運公司的買大船,大船化或作為一種趨勢,並令更多的班輪公司加入到購買大船隊伍,甚至會出現2萬TEU的巨輪,可能會帶來新一輪「軍備競爭」,並帶來運力的進一步過剩。

「關於大船化的問題,我們沒有辦法猜測其他船公司會不會訂造大船,並是否形成一個趨勢」,馬士基航運遠東班輪操作中心副總裁柯秉恩(BrianKristensen)日前對記者表示,「也沒有辦法進行預測是否會出現2萬TEU大船,這是要取決於市場的行為。」